来望哈子!扬州古城227个老旧小区将这样改造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广陵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2021-2025)初稿出炉。
未来古城老旧小区改造有哪些新打算?有啥新亮点?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目前广陵区有多少老小区需要改造?存在哪些问题?
广陵区有多少老小区需要改造?
经过摸底,广陵区老旧小区数量多、规模大,老旧小区共有227个,占扬州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数量的比重达到了43.48%。总建筑面积542.9万㎡,占扬州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建筑面积的比重达到了48.04%,涉及居民5.56万户。
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216个,2001-2005年建成的老旧小区11个。自2008年起,广陵区已组织改造173个小区,六成以上老旧小区已经过一轮改造,共加装电梯10部,涉及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约3.9万户近13万居民受益。
以往改造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基础设施改造:增设水污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出新更换破损路面、窨井盖、完善小区路灯;新增一批停车位等。以及小区环境整治提升,增设安防设施、停车位等。
227个老小区存在哪些问题?
据调查,这200多个小区建成年代跨度大:最早小区为1950年建成,超8成小区建成年代为80年代。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居住安全问题,由于年代久远,建筑老化严重,出现墙体脱落、围墙倾斜等问题,部分小区建筑、设施本体和构件存在安全隐患,已鉴定危房25处。违法建设挤占生命通道,私拉乱接、飞线情况严重,无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老化情况严重,消防安全隐患较大。公共、物业管理不足;
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宜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小区老龄化严重,但缺乏养老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有缺口,社区卫生服务站有缺失。虽然公园绿地丰富,但小区内绿化情况较差。
面广量大 227个老小区怎么改造和提升?
据了解,列入规划的227个老小区改造,将根据分区特点,实行差异化改造策略。
历史城区:处在城市重要的文化旅游博览区,也是具有文化特色的生活居住区。改造工作主要以保护、疏解为主要工作方向。由于处在老城区,历史城区风貌、限高等约束条件多,不少老小区建筑风貌差,与历史街区形象不符。因此在改造时,将注重风貌打造,活化利用小区空间;由于小区内空间拥挤,新增设施难。一些小区内部有危房,但重建难度大,将拆除危房,腾退空间,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居民采用货币或异地方式安置。
曲江片区:是以居住和生活物资商贸流通区为主的区域,各小区相对完整,规模普遍较大,形态完整,独立封闭,因此以一般改造模式为主,利用小区内部零散用地、闲置用房,补齐公共设施。
东南新城:是城市“双修”试验区、宜居社区建设示范区,也是扬州发展主战场之一,因此改造模式将以片区统筹更新为主。
如何具体实施?有啥新内容?
整体看,将从“健康”、“安全”、“宜居”、“文化”四个方面出发,针对广陵区老旧小区现状,因地制宜,拟定要素改造方式。划分实施单元,提出分级分类改造内容清单,制定分期改造计划。
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已经成为市民关注的重点内容。对“健康”这一方面,规划是如何体现的?
规划专家介绍说,在实施老小区更新改造时,将对照健康城市标准,补齐设施短板,完善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社会,营造健康环境。
完善健康服务:依据需求,增补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增补方式:结合社区综合服务站设置,租用商业建筑增补,以及通过既有建筑功能转换,结合片区统筹新建等方式来推进。
建设健康社会:将加大养老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新增在建、规划中3处养老设施,结合闲置建筑增补3处老年养护院或养老院;拟增补14个老年服务站。同时对小区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新增两处体育健身场地(馆);利用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本次结合沙北二村改造新增公园,增补一处体育健身场地;结合小区改造增补室外健身场地和体育运动场所。
营造健康环境:将新增8处公园及里运河滨水绿带;完善小区绿化、美化小区环境:通过设置亭、廊、花架、雕塑、休闲桌椅等景观设施美化环境;通过提升围墙艺术性和功能性提升居住区环境特色。同时完善环卫设施体系。
打造健康工程:坚持绿色低碳,推进新技术新材料运用,推广使用适合老旧小区改造的新技术新材料。同时增加碳核算,减少改造工作碳排放。
如何建设美丽宜居社区?提高小区宜居水平
规划中的不少内容让人眼前一亮。如海绵社区改造、提升慢行环境倡导绿色出行、缓解停车矛盾等。
海绵社区改造:因地制宜采用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高位花坛等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海绵设施,兼具海绵+景观功能。注重海绵设施联动,进行海绵设施集成展示,打造海绵技术示范项目。
完善小区步道系统:因地制宜实行人车分流,小区内部步行道与城市慢行道相衔接。同时应连接小区主要出入口、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与住宅单元入口。落实相关规划,倡导绿色出行:落实相关规划中公交站点规划和公共自行车布点规划,使居民步行10分钟可到达。
缓解停车矛盾:采用设置集中式停车、错时停车、停车路段停车、沿路划线停车、宅间停车、设置立体停车场,结合更新新建停车场等方式满足停车需求。 因地制宜设置非机动车集中停放车棚,配建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设施。
来源:扬州网
编辑 孔祥辰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