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名单,扬州两街区上榜!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街道是城市身影的浓缩,在这或笔直、或弯曲、或热闹非凡的街道,藏着世间百态、藏着最烟火的人生。10月20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单位名单,广陵区东关街和皮市街位列其中,分别认定为首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培育单位。
01东关街
东关街是扬州城里较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今年8月入选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现存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等重要历史遗存50余处,且特色节庆活动丰富,晚间文化娱乐活动多样。
这里有唐宋城址,有明清会馆,有古渡牌坊,有官府衙门,有高官宅第,有富商家园,有英雄故居,有才子逸事,有佳人芳踪,有市井民俗,有百年商号……
▲宋代东门城楼
▲东关古渡
▲东关街上的老字号店铺
这里曾是运河沿线最为活跃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集聚地,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代的传统风貌;是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见证了扬州城市的发展演变。
▲在东关街,可以买到许多扬州特色的伴手礼
张玉良纪念馆
张玉良是我国旅法最早最著名的女画家、雕塑家,她的油画作品融合中西,气韵生动,雍容华贵,别有趣味。纪念馆内展示了她从一个孤女到中国排名前列个女西画家的传奇人生。
逸圃
逸圃,东邻个园,在东关街356号,系民国初年钱业经纪人李鹤生所筑。在扬州住宅园林中,园林多半建于住宅之后,唯此园筑于住宅左边。逸圃与苏州曲园相仿,但比曲园巧妙,构造上下错综,境界多变。
华氏园
华氏园为清末民初盐商华友梅所建,东园西宅,住宅较为完整,占地造型像一方官印,园子坐北朝南,有花厅三间,窗明几净,绿池萦绕。厅的东南以雪石叠山,厅的北面与层楼相接,有假山蹬道逐级上楼,这种建造手法就是明末造园大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所说的“楼山”。华氏园修复前仅存花厅和北楼。
李长乐故居李长乐(1837-1889)字汉春,盱眙人。因作战骁勇,擢千总,赐花翎,同治四年(1865)赐黄马褂。历任湖北、湖南、直隶提督,被封为“勤勇大将军”。其故居位于东关街南侧,内设专业展示馆介绍李长乐生平和中国传统武举文化等。
街南书屋
街南书屋是东关街重要景点之一,东至薛家巷,北至东关街,南至韦家井,西临马坊巷,清雍正、乾隆年间,该处曾为马氏盐商的住宅园林。街南书屋原有12景,后多已移入个园,其中,小玲珑山馆最负盛名。
武当行宫
武当行宫坐落在东关街西段的北侧300号,原名真武庙。明宣德三年(1428)由知府陈贞重建,嘉靖四十三年(1564),安徽人耿氏在真武庙立“武当行宫”碣,用以祈福。咸丰三年(1853),武当行宫几乎毁于兵燹,只有大殿巍然屹立。光绪年间,海州分司徐绍恒重修。据王轨《真武庙碑记》记载:“周为壁垣,中为殿,前为献殿,外为门;门内左为纸炉,右为碑亭;殿之旁为廊庑,后为斗阁,阁左右为厢,庖井俱焉。材木孔良,制度惟坚,塑像金彩,楹丹壁埡,焕然夺目。”可见当年真武庙的规模和气派。
馥园
清康熙南巡扬州时,扬州香粉被随从带进皇宫,大受后妃的欢迎。嘉庆道光年间,扬州香粉作为贡品畅销京都。道光十年(1830),后起之秀谢馥春香粉店兴起,吸收了扬州香粉业前辈戴、薛两家之秘方特长,成为百年来扬州香粉业的佼佼者。创始人谢宏业取“谢馥春”为店名,“谢”为姓,汉语中有凋零衰败之意,故加“馥春”二字,“馥”字意为馥郁芬芳,并与“复”字谐音,与“春”字相连,寓回春之意、青春永驻。民国四年(1915)荣获巴拿马万博会大奖。传统产品鸭蛋粉、冰麝油及香件(誉称东方固体香水),通称谢馥春“三绝”。谢馥春传统产品分香、粉、油三大类,鸭蛋粉较具代表性,有“天下香粉莫如扬州”的美誉。
馥园是一处住宅、园林、作坊三合一的建筑群,现已对外开放。馥园有东西两个院落,房间不大但简洁明亮,体现了当年主人勤俭治家的风范。馥园东北为园林的主体建筑粉黛楼,一楼为“谢馥春馆”,展示了源远流长的扬州粉黛史和“香、粉、油”三绝及获巴拿马万博会殊荣等,二楼展览“千秋粉黛”,以十二位扬州美女为线索,展现了扬州从古到今的美妆文化。如今的谢馥春在保持名牌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改革落后工艺,讲究科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生产出一批批颇受广大女性喜爱的化妆品,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冬荣园
冬荣园是一座豪门深宅。高大的门楼,虽然经历了百年风雨、几代沧桑,却依然兀立。冬荣园主人名陆静溪,鲜为人知的是,陆静溪的夫人,系李鸿章侄女,其女陆英是后来文学界大名鼎鼎的沈从文的岳母。
在东关街,走几步就会看到一个古迹,走几步就会听到一些故事,时时能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氛围。东关街汇集了扬州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
02皮市街
皮市街地处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和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中心位置,街区拥有众多非遗展示场所以及实体书店、艺术馆、历史建筑等文化景观。
现代的皮市街,汇聚了众多文青小店,成了背包客的网红“打卡地”。
逛
从文昌路转入皮市街,田家炳中学往南不远便是边城书店。从门口的玻璃橱窗看去,四壁皆书,有一面墙竟是黑板,上面写着“岁月书香”。
推门而入,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东墙书橱上一摞摞古籍。在业内,边城书店修复古书的名气不小。不过店主人王军说,现在的边城书店以经营设计为主,修复古书为辅。“纯粹的书店很难生存,我们现在也经营咖啡茶饮,不过这些都是为了让书店更好地运营。”
从边城书店往南行,便来到皮市街85号的浮生记。东西两壁的书橱里码放着各种书,其间还散落着“树掌柜”的收藏与设计。浮生记经常举办一些文化分享会,关于行走,关于读书,关于思考。
有人说皮市街是扬州“最文艺”的街,这里曾走出多位扬州文化名人,特别是四位当代学者被称为“皮市街四才子”,他们分别是文道独行丁家桐、京城学者耿刘同、情义赤子许少飞、浪漫诗人朱福烓。
吃
端荣烧饼在皮市街开了近20年,除了甜烧饼、咸烧饼、萝卜丝烧饼,还有以梅干菜制作的小烧饼。
此外,皮市街的大油火烧也很有名,散发着浓郁葱油香的美味火烧,在中间夹上鸡蛋,吃起来香浓而不腻,常常看到顾客在这里排长队。
这里还有很多网红西餐厅、咖啡店……
这里是扬州曾经繁华的皮货一条街
这里不仅扎根着开了几十年的老店
还藏了很多小资浪漫的网红店
是文艺青年最爱打卡的一条扬州老街道
来源:扬州文旅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