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石的生命精神

巴蜀书画艺术圈层 2019-04-09 16:45:1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铭仁堂文化艺术机构是在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共同商议,策划成立的一家专业的文化艺术机构,旨在为社会各界的名流提供一个高端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原标题:太湖石的生命精神

“太湖石”顾名思义,因盛产出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记载:“乃太湖石骨,浪击波涤,年久孔穴自生”。其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一种石灰岩,有水、旱两种,因其蜿蜒怪势,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与英石、灵璧石、昆 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奇石,历来被皇家观赏与文人士大夫造园视为瑰宝,是中国园林叠山中的最爱。

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期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米芾亦是爱石如命,曾对自己收集来的奇石行跪拜礼,称之为“石兄”,并曾用 “瘦、漏、透、皱” 四美来评价太湖石。区区四个字,不仅为太湖石赋予了生命精神,也影射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瘦之形

瘦,为太湖石四美之首。留园冠云峰即是如此,独立高标,孤迥特立,有野鹤闲云之情,却无萎靡柔弱之态,恰如一清癯老者,拈须而立,超然物表,不落凡尘,智者的象征。在中国古典文化和审美传统中,自李唐一朝后,皆以瘦为至极。瘦与肥相对,朱良志先生曾指出: “肥即落色相,落甜腻,所以肥腴在中国艺术中意味着俗气。”如李清照诗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词人笔下,“瘦”具备着不可言传的魅力,可谓花瘦人瘦,怜花自怜,任你是铁石心肠,也要为之所动。虽比花喻人,却有绝妙魅力,读后令人无限伤怀凄婉,含蓄动人。无独有偶,传为五代荆浩所做的“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亦是如此,中国艺术认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朴茂盎然的生命,非从艳丽中求得,而是从瘦淡中汲取。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逍遥艺术精神看来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肥落色相,色即是空,淡去色相而得色之灿烂,停留在色相之上,而失世界真意。瘦,即是去除炫目色彩后的清淡之风,如文人画在色彩和水墨上,更注重水墨的运用,所谓“运墨而五色具”,黑白相应,自出性灵,以清雅滋润之效,给人诗意的境界,言志言情。因此,抛肥腴,除色相,而取“瘦”,实则是中国艺术审美情趣的独特之处。历来众多画坛名家善枯木,崇老境,即是源于此。从艺,犹如参禅悟道,摒绝妄念,才能渐人佳境。奢侈纵欲,为艺者大忌,贫到一丝不挂,又为艺者大悲,衣食简朴,行囊简单,身体清癯,思想就容易起飞——修道者如是说。

漏之灵

太湖石多孔洞,由此而得“漏”之美。漏,即通透、活络,与窒塞相对。《周易·系辞下》中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正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其意是指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回顾中国美术史的特点,大致有:1,历史文化悠久;2,多民族性和区域性;3,发展不平衡性;4,强大的纳构力和稳定性。综其所述,无外乎一个“通”字,通透活络,不断吸收、融合以及借鉴外来文化,顺天而变,顺势而生,正所谓“艺道贯通”,如计成所说“瘦漏生奇,玲珑生巧”,缘何? 灵气往来尔。中国文化视天地自然为生命,倡导“天人合一”的终极宇宙观、生命观,生命之间彼摄相因,“万物并作”,“生生之为易”而成盎然的生命空间。由此可见,太湖石之漏,即彼此贯通融合,生生不息。

文化、艺术,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无变无通,即是走上了末路。壬羲之揉合汉画与西域线条而成的“春蚕吐丝”,曹仲达结合西域梵画与中土释家造就的“曹衣出水”再到近代魏源“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海国图志》。华夏文明五千年来取得的诸多成就和留给后世的无限文明,就在太湖石中寻得原因,通透活络而得生生不息,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石之漏,灵气贯通,交融贯彻。

透之境

透,本意指石的纹理贯通,所谓“纹理纵横,笼络起稳”,细腻温润,玲珑剔透。又闻太湖石如玉般温润,细腻,扣之铿然。声如磬。光影穿过,绰绰然玲珑微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暗香浮动月黄昏”,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艺术文化的审美精神中,多讲求“细雨小桥人独立,三更灯影透林微”的委婉清澈、意会而不可言传之境。在古典私家园林中,强调“虽由人作,宛白天开”,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强调山水清音的本身之美,园中其他设计也遵循此要求,山石的堆叠、水渊的分聚,林木的排列等等,使园林的写意性浪漫主义色彩与自然本身的特征水乳交融,即是“透”,彼此贯通。整体意境上,一个“宛”字,包含了似真非真的含义,这与绘画中所追求的贵在 “似与非似”殊途同归纵观整个园林布局,即是“透”之精神,“纹理纵横,笼络起稳 ”而又在“似与非似”之间,如明人李日华诗云: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鱼竿。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

皱之骨

前人认为此字最得石之风骨。皱者,石体表面多有凹凸,外形起伏不平,明暗多变,富有内在节律感。在园林的叠山布水中,水与石最宜相通,各得其妙,瀑布由假山倾泻而下,清泉于孔穴渗透而出,均是水与石的交融,秀水给人以灵气,而山石则给人勇气。朱良志先生在《曲院风荷》中提出:假山中含有水的魂魄,山石是硬的,有皱即有水的柔骨。如冠云峰之皱,一峰突起,孤立泽畔,其皱似乎为波光水影长期折射而成,其影倒影水中,更与水中波纹融为一体,奇妙无穷。石之皱,纹理交错,与水纹遥相呼应,极尽嶙峋之妙。

传范宽“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由此而造就 “远望不离坐外”的摄人心魄神奇魅力,给予观者沉思和内省的精神境界;又闻朱耷善画石,构图大开大合,一石即成画面,古朴苍劲,不空不塞,多荒寒萧索,冷逸逼人,其笔下之石语,与“如何了得论三耳,恰似逢春坐二更”如出一辙。中国人尊崇自然赞美自然,是以一种审美的、诗意的眼光去看待的,希望与自然融合以达和谐,取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如“回头问双石,能伴老夫否?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石之皱,皱之骨,象征着文人的思想、情操、修养及处世为人之道。有时人们可以通过石头寄托一时的情思,捕捉稍纵即逝的艺术灵感,寻求某种哲理⋯⋯借形取象,破象取意。

结语

太湖石的瘦、漏、透、皱,清奇古怪,表现出大自然中名山大川的奇、幽、险、秀、阔、雄、峻等诸多美的特征,寻求江河湖海、群山万壑俱奔眼底的美好境界,构成峭壁危峰、涧谷幽遂的奇妙意境:瘦在淡,漏在通,透在玲珑为妙,皱在生生节奏,从太湖石中,我们可以读出生命的盎然不息,品味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宇宙心灵的天人合一。清代陈维城著《玉玲珑石歌》中云:一霎神游造化外,犹疑坐我缥缈峰。耳边滚滚太湖水,洪涛激石相撞春。研究太湖石,有如品味中国艺术,令人回味无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